“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意思到底是什么?
唐代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寫下的這首《離思五首·其四》,詩的前兩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佳句至今為贊美情人間的恩愛。表達戀人對感情的忠貞和思念而廣為流傳。
不同于其他詩人的悼亡詞,這首詩給人最大的感覺便是抒情有格調,言情而不矯情,明艷而不庸俗,悲情而不蒼涼。
這首詩詞采用了“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而我們最熟悉的這兩句話,是從《孟子盡心》篇中的觀于海難者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發(fā)展而來的。而這兩句話意思便是,一旦經(jīng)歷過深廣無比的滄海和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其他任何的云水都暗然,再難使我心動,就如同詩人見到妻子韋叢之后,再也無法動情于她人一般。
元稹將滄海和巫山之云暗喻夫妻之間的情感,可以說極為絕妙,不但體現(xiàn)了詩人對妻子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兩者感情的深厚,美妙,和無與倫比。
宋玉曾在《高唐賦序》寫過: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于天,下入于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由此可見,滄海和巫云,在其心間不僅是大而美的,更為之云水之最的體現(xiàn)。
除此之外,在本詩的后半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更是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妻子的態(tài)度和當下對待世間其他誘惑的心性,意為雖然常在花叢里穿行,卻毫無欣賞之意,一半是為了自己的修德,一半則是因為放不下心中思念的你。自此,對于世間紅塵再無眷戀之心,專心修德寄托思念,這般情深意重,彼此間穿越生死的虐戀,以及如此宏大而深沉的廝守,是很多人難以想象,這也成就這首詩和作者在當時的地位。
如今,人們時常會期待另一半對自己的感情專注或表達自己對感情的忠貞不渝時,總是喜歡借用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這一名言。
但殊不知寫出這句驚世之作的 元稹并不如他的詩那般專一深情,反而是現(xiàn)代人眼中地地道道的渣男。可以說,作者的感情生活十分復雜,在與發(fā)妻婚前,就曾與其他女子私定終身,但誰知進京之后,為了自身的前途娶了當時朝廷三品大官韋夏卿的女兒,也就是作者的妻子。更為讓人難以理解和忍受的是,他在妻子沒有去世時,就與薛濤同居,然后妻子韋叢去世以后,也并沒有和人們預料的那樣與薛濤長廂廝守。反而在幾年后,離開了她,還娶了小妾,沒過多久又正式娶了裴氏為妻。可以說在元稹的情感生活里,沒有哪一段是從一而終的,更沒有如他所說的那般心如止水。不過在他盛產(chǎn)的大量詩詞中,卻有不少他妻子的影子,或許無論多么濫情,至少妻子韋氏在他心中是有相當高的地位的雖說行為與詩詞描繪的情感有很大出入,但這并不影響這首詩在人們心中的美好。期望所有喜愛此詩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也希望這般矢志不渝的愛情能夠永世長存。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眱删湓,十四個音節(jié),千百年來擊中太多人的心?v觀唐代詩人元稹的創(chuàng)作生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兩句已經(jīng)是他的藝術巔峰。如果沒有極深的真情實感,斷然不會有這樣的穿透人心。這兩句詩出自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全詩如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币驗樘^有名,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但問題是,它到底是寫給誰的?有人說是寫給妻子韋叢,也有人說是寫給初戀崔鶯鶯。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切都要從元稹22歲那年說起。那年元稹見到17歲的表妹崔鶯鶯后,動了心了,赤裸裸的表白情詩一首接一首,但漂亮聰明的崔鶯鶯,就是默不作聲。實在沒辦法了,元稹于是干脆一哭二鬧三上吊,放了個絕食一周的大招——決心如此之大,女孩子哪能受得了這樣的攻勢?
崔鶯鶯終于回復了一首約會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一開始還半推半就,但因為有丫鬟紅娘的牽線搭橋,兩個人很快把該辦的事都辦了。這樁不倫之戀是來得如此艱難,所以也就不難想象兩人當時海誓山盟、死去活來的情形。正因為來之不易,元稹對這份愛,也就極為珍視。然而,崔鶯鶯的家庭并非官宦之家。對唐朝文人而言,科舉功名才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事。再加上當時文人士子都有和高門大戶聯(lián)姻的風氣,元稹最終忍痛割愛,另攀高枝,娶了權貴之女韋叢。拋棄摯愛是殘忍的,對于自己而言,同樣痛苦不堪。崔鶯鶯后來自認眼瞎另嫁他人,元稹竟然還以表哥身份去主動相認,結果可想而知,扎實地吃了碗閉門羹。時光遠去,久久難以釋懷的元稹把所有的情感都聚集在筆頭,寫成了足以使他文名不朽的作品——《鶯鶯傳》。想都不用想,如果沒有長時期繾綣難忘的情懷,元稹不可能寫出這么有感染力的作品,畢竟它還是著名戲劇——
《西廂記》的前身。
元稹對崔鶯鶯始終舊情難忘是真,那么他對韋叢呢?
雖然是為了升官發(fā)財而娶韋叢,但不能說元稹對韋叢沒有感情。官二代韋叢本來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嫁給元稹之后,雖然每天縫衣下廚,清茶淡飯,但從無怨言。所以,元稹也是各種寫詩來秀兩人的恩愛,其中就包含了著名的《遣悲懷三首》。據(jù)統(tǒng)計,他有可能是古人中寫詩給妻子最多的一位,而且還經(jīng)典名句頻出,比如: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庇直热纾骸罢\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們明顯看到,元稹最高水平的愛情婚姻詩,幾乎都是與崔鶯鶯和韋叢有關。對崔鶯鶯念念不忘,于是有傳世的《鶯鶯傳》。對韋叢情意深重,于是有不朽的《遣悲懷》。所以,干嘛分得那么清?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我寧愿相信元稹在吟誦詩句時,腦海既想起了亡妻韋叢,也閃過了初戀崔鶯鶯的樣子。女人要求男人專一到老沒錯,但現(xiàn)實,卻常常事與愿違。如果所有男人都可以把前任忘得一干二凈,那么這世上,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掙扎糾葛與分分合合。
- 上一篇:新規(guī)出來了7月1日以后,余額寶里的錢怎么提現(xiàn)? [2018-04-09]
- 下一篇:中式油煙機該怎么選?學習技巧 [2018-04-09]